电 话:0531-87415100
传 真:0531-87415981
邮 编:250306
1、种蛋的问题,和种鸡有关系,比如种鸡生病也会影响出壳率
2、孵化器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度有关
更多交流请关注 小鸡仔---鸡苗大市场 上面有关于孵化技术的交流
种鸡场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种蛋的孵化率。可引起种
蛋孵化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在生产中如果能尽早找出引起
种蛋孵化率下降的原因,就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
1仔细对种蛋进行检查
外观检查。检查蛋的形状及大小是否正常,蛋壳颜色是否符合品种要求,蛋壳质量是否能满足孵化条件。
贮存和运输。如果种蛋的贮存温度过高,会使胚胎提前发育,导致胚胎在孵化早期死亡;温度过低,会冻裂蛋壳,冻死胚盘,甚至引起系带断裂和散黄;如果种蛋的贮存时间过长,会使气室增大,胚盘蛋壳膜粘连。
种蛋在运输过程中剧烈震动也会造成系带断裂和散黄、气室移动,甚至震破蛋壳。
病情检查。检查种蛋有无来自种鸡的不良影响,如种鸡是否有病、鸡龄是否过大或过小、有无近亲繁殖情况、饲料营养是否全面、饲料质 是否能满足要求。
2认真了解孵化过程
检查孵化机内温差是否过大,门表温度计是否准确,孵化阶段实际孵化温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超温报警系统是否灵敏,有无超温现象出现;检查孵化机是否装有排气管道,结构是否符合要求,孵化l5天以后孵化机的通气孔是否全部打开,风扇转向、转速是否正常和稳定;检查孵化l4天以前的翻蛋角度、次数足否符合要求;了解孵化过程中是否有机器故障、停电现象的发生,如果有此类情况发生,则了解情况发生时的胚龄、持续时间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何,室内通风、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孵化技术的实施情况
检查孵化操作实况,查阅孵化记录,了解是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均提供了适宜的孵化条件;了解孵化人员是否掌握并切实运用了“看胎施温”及眼皮测温技术;了解孵化人员的责任心如何,检查有无过失性责任事故。
4 根据照蛋情况查找原因
4.1孵化5天时“头照”异常
种蛋的受精率正常,胚胎发育略快,死胚蛋增多,血管出现充血现象,通常是孵化温度较高所致;
种蛋的受精率正常,胚胎发育略慢,死胎少,通常是孵化温度偏低所致;
种蛋的气室大,死胎多,多出现血线和血环,通常是种蛋贮存时间过长所致;
胚胎在小头发育,大头朝下,通常是种蛋先天畸型所致;
胚胎发育参差不齐,通常是机内温差大,种蛋贮存时间不一致
或种蛋源于不同鸡群所致;
破裂蛋多,散黄蛋多,气室可动,通常是种蛋受到剧烈震动或受冻(存放零度温度以下)所致。
4.2孵化11天时“二照”异常
尿囊血管提前“合拢”,通常是种蛋孵化前期温度偏高所致;
尿囊血管“合拢”推迟,通常是种蛋孵化温度偏低、湿度过
大或种鸡偏老所致;
尿囊血管未“合拢”,小头尿囊血管充血严重,通常是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所致;
尿囊血管未“合拢”但不充血,通常是孵化过程中温度过低、通风不良、翻蛋异常、种鸡偏老或营养不全所致;
胚蛋发育快慢不一,部分胚蛋血管充血,死胎偏多,通常是孵化机内温差大,局部超温所致。
4.3孵化17天时“三照”异常
“封门”延迟,气室小,通常是温度偏低或偏高所致:
“封门”提前,血管充血,通常是温度偏高所致;
不“封门”,通常是因温度过高或过低、翻蛋不正常、种鸡偏老、饲料营养不全或通风不良等所致。
5根据啄壳情况发现问题
啄壳时间与出雏高峰时间一样,某种蛋鸡的啄壳时间也应是相对恒定的。如果突然有一批雏鸡较正常提前或推迟啄壳,表明孵化温度可能偏低或偏高。
啄口位置应在蛋的中线与钝端之间。如果在小头啄壳,说
明胎位不正;
如果啄壳的位置在钝端很高的地方,说明雏鸡通过小的气室来啄壳,可能孵化湿度偏大;
若啄口有血液流出,可能是孵化温度不当;
啄口呈“梅花”状清洁小裂缝,则正常。
6根据出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出雏高峰时间检查。如果出雏高峰期较正常提前或推迟,表明孵化温度偏高或偏低。如果没有明显的出雏高峰期,这可能与机内温差大、种蛋贮存时间明显不一或种蛋来源于不同鸡龄的种鸡群有关。
出壳鸡检查。观察雏鸡活力、健壮程度、体重大小和卵黄吸收情况,检查绒毛的色泽、长短及整洁度,喙、脚和跗部的发育情况。
绒毛“胶毛”一般为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种蛋贮存期过长或翻蛋异常所致;
雏鸡出壳拖延、软弱无力、腹大、脐收不全、“胶毛”,通常为孵化温度偏低或湿度过大所致;
雏鸡干瘦,有的肠管充血并拖在外面,卵黄吸收不良,通常为整个孵化期温度偏高所致;
雏鸡出现无头颅、瞎眼、弯趾、鹦鹉喙、关节肿大等畸形症状,多与遗传、早期高温孵化或营养缺乏有关;
腿脚皱缩、腿部静脉血管突出或口内组织色深且异常干燥,通常是出雏机湿度太低以及雏鸡在出雏机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引起的脱水症状;
跗部色泽偏红,是出壳困难的表现;
雏鸡喘息,多因孵化机内温度过高、缺氧或传染病所致。
根据毛蛋发育状况,系统分析不出壳的原因。打开未出壳蛋检查是全面分析雏鸡不出壳原因的关键,其不仅能提供各各期死胎率的大致原因,而且能通过检查胎位的情况进行病理剖检组织器官等方面来进一步查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