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平安南路2105号
电 话:0531-87415100
传 真:0531-87415981
邮 编:250306
电 话:0531-87415100
传 真:0531-87415981
邮 编:250306
蛋鸡皮刺蟥的危害及防治
一、禽螨虫对家禽的危害
禽螨虫是种鸡、蛋鸡以及三黄鸡养殖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体外寄生虫,禽螨虫呈世界性分布,广泛流行于亚热带和温带的种鸡场和蛋鸡场。据调查,我国种鸡场、蛋鸡场禽螨虫的感染率超过40%,对我国养禽业危害严重。禽螨虫是以吸血为生的体外寄生虫,可引起鸡只瘙痒、分血消瘦、鸡冠发白、蛋壳色浅、产蛋下降、甚至死亡。据报道,禽螨虫感染可使产蛋率下降5%—15%。除了直接危害鸡健康以外,同时还可能是多种病原的传播者。已从禽螨虫体内分离出鸡痘病毒、新城疫病毒 、脑炎病毒、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等病原体。
二、禽螨虫、虱子的流行特点及致病性
(一)禽螨虫
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春末、夏、秋和冬初,气温较高,温度较大,特别是在鸡舍潮湿,卫生状况不良,最适合螨虫的生长繁殖。
2、常见种类:主要感染禽的螨虫有鸡皮刺螨、林禽刺螨、鸡新勋恙螨、鸡突变膝螨等。
(1)鸡皮刺螨:也称为鸡螨、红螨或栖架螨。为夜间活动虫体,夜间爬到鸡体上吸血,吸饱血后离开鸡体返回栖息地,常栖息在鸡舍的墙、砖缝、鸡笼的焊接处,严重时在饮水管道和鸡蛋上常发现虫体。饱血后虫体由灰白转为红色。虫体在粪便上栖聚像撒过“盐面的辣椒面”的痕迹。
(2)林禽刺螨:也称北方禽螨、灰螨或羽螨,终生寄生于家禽体表,能连续在鸡身上繁殖,常在蛋表面、肛门下部、尾部、胸部皮肤和羽毛上爬行,白天夜间都能在鸡身上发现,所以在采精受精、疫苗免疫、饲喂、捡蛋等生产过程中,有时迹可吸食人血,传播禽霍知己和螺旋体等疾病。
(3)鸡新勋恙螨:很小,呈椭圆形,饱食后呈红色,有3对足。主要寄生于翅、腿内侧和胸两侧的皮肤上。吸血后,患部奇痒,形成痘脐形病灶,周围隆起,中间凹陷呈痘疹形,中央可见一小红点,虫体大量寄生时,腹部和翼下布满痘疹状病状。病鸡贫血、重头、厌食,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4)鸡突变膝螨:也叫鳞足瞒,常寄生于鸡腿的鳞片中,终生都离不开患部,使患部发炎。先起鳞片,接着粗糙、裂缝,流出大量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白色赘生物,呈典型的“石灰脚”和“鳞脚”样病变。继而引发关节炎,使鸡行走困难。
3、鸡皮刺螨生活发育史
鸡皮刺螨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第一期若虫、第二期若虫和成虫五个阶段。
鸡皮刺螨吸血后经12—24小时开始产卵,每次能产卵10多粒,一生产卵40-50粒。虫卵经2-3天卵出幼虫。第一龄若虫吸血后,经3-4天蜕皮发育为第二龄若虫,再经半天-4天发育为成螨。从卵发育到成螨约需7天。
(二)禽虱
1、流行特点:主要在夏秋季节较多,鸡舍卫生状况不良,条例较差的老鸡场多见。
2、种类及致病性:鸡虱主要包括鸡体虱、鸡头虱和鸡羽虱。
(1)体虱:很普遍,多侵袭成年家禽,约1-6毫米。见图“大体虱”。常见于胸部、翅下、背部和肛门部的羽毛及皮肤。受侵袭的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产蛋下降,易感染疾病,重度可出现死亡。
(2)头虱:寄生于头部羽毛上,对青年禽危害较大。见图“鸡头虱”和“鸭头虱”。
(3)羽虱:常见于羽毛的羽干上。见图“鸡羽虱”。靠食羽毛、皮屑为生。造成鸡体瘙痒,常啄食寄生处,引起羽毛脱落,生产力降低。
3、虱的发育过程
虱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生活中有卵、若虫和成虫三期。雌雄酱后雄虱即死亡,雌虱于2-3天后开始产卵,卵呈黄白色,长椭圆形,粘附于家禽被毛上。卵经9-20天孵化出若虫,若虫经12-18天三次蜕皮后变成成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约需30天。
(三)蠓和蚋等昆虫
对鸡的危害包括吸食鸡体血液、充当中间宿主和传播疾病,例如蠓和蚋传播住白细胞原虫病,库蚊传播禽疾原虫病,蟑螂是孟氏眼线虫的中间宿主等。
三、禽螨虫病的防治现状
目前国内对禽螨虫病防治水平较低,主要采用菊酯类药物等进行喷雾或药浴。这些防治方法很难将禽螨彻底杀灭,常出现反复发病,且工作量大,存在污染,容易引起中毒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等。禽螨虫的防治是目前困扰养禽业的一个世界难题。
四、施满易—专注于鸡螨虫、鸡虱子净化方案
为了解决防控家禽螨虫病这一国际性难题,我公司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位兽医寄生虫学专家,经多年联合研究,研制出高效生物杀虫剂—施满易,彻底解决了家禽螨虫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五、用高效生物杀虫剂:如虱蟥易等。
禽螨虫是种鸡、蛋鸡以及三黄鸡养殖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体外寄生虫,禽螨虫呈世界性分布,广泛流行于亚热带和温带的种鸡场和蛋鸡场。据调查,我国种鸡场、蛋鸡场禽螨虫的感染率超过40%,对我国养禽业危害严重。禽螨虫是以吸血为生的体外寄生虫,可引起鸡只瘙痒、分血消瘦、鸡冠发白、蛋壳色浅、产蛋下降、甚至死亡。据报道,禽螨虫感染可使产蛋率下降5%—15%。除了直接危害鸡健康以外,同时还可能是多种病原的传播者。已从禽螨虫体内分离出鸡痘病毒、新城疫病毒 、脑炎病毒、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等病原体。
二、禽螨虫、虱子的流行特点及致病性
(一)禽螨虫
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春末、夏、秋和冬初,气温较高,温度较大,特别是在鸡舍潮湿,卫生状况不良,最适合螨虫的生长繁殖。
2、常见种类:主要感染禽的螨虫有鸡皮刺螨、林禽刺螨、鸡新勋恙螨、鸡突变膝螨等。
(1)鸡皮刺螨:也称为鸡螨、红螨或栖架螨。为夜间活动虫体,夜间爬到鸡体上吸血,吸饱血后离开鸡体返回栖息地,常栖息在鸡舍的墙、砖缝、鸡笼的焊接处,严重时在饮水管道和鸡蛋上常发现虫体。饱血后虫体由灰白转为红色。虫体在粪便上栖聚像撒过“盐面的辣椒面”的痕迹。
(2)林禽刺螨:也称北方禽螨、灰螨或羽螨,终生寄生于家禽体表,能连续在鸡身上繁殖,常在蛋表面、肛门下部、尾部、胸部皮肤和羽毛上爬行,白天夜间都能在鸡身上发现,所以在采精受精、疫苗免疫、饲喂、捡蛋等生产过程中,有时迹可吸食人血,传播禽霍知己和螺旋体等疾病。
(3)鸡新勋恙螨:很小,呈椭圆形,饱食后呈红色,有3对足。主要寄生于翅、腿内侧和胸两侧的皮肤上。吸血后,患部奇痒,形成痘脐形病灶,周围隆起,中间凹陷呈痘疹形,中央可见一小红点,虫体大量寄生时,腹部和翼下布满痘疹状病状。病鸡贫血、重头、厌食,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4)鸡突变膝螨:也叫鳞足瞒,常寄生于鸡腿的鳞片中,终生都离不开患部,使患部发炎。先起鳞片,接着粗糙、裂缝,流出大量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白色赘生物,呈典型的“石灰脚”和“鳞脚”样病变。继而引发关节炎,使鸡行走困难。
3、鸡皮刺螨生活发育史
鸡皮刺螨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第一期若虫、第二期若虫和成虫五个阶段。
鸡皮刺螨吸血后经12—24小时开始产卵,每次能产卵10多粒,一生产卵40-50粒。虫卵经2-3天卵出幼虫。第一龄若虫吸血后,经3-4天蜕皮发育为第二龄若虫,再经半天-4天发育为成螨。从卵发育到成螨约需7天。
(二)禽虱
1、流行特点:主要在夏秋季节较多,鸡舍卫生状况不良,条例较差的老鸡场多见。
2、种类及致病性:鸡虱主要包括鸡体虱、鸡头虱和鸡羽虱。
(1)体虱:很普遍,多侵袭成年家禽,约1-6毫米。见图“大体虱”。常见于胸部、翅下、背部和肛门部的羽毛及皮肤。受侵袭的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产蛋下降,易感染疾病,重度可出现死亡。
(2)头虱:寄生于头部羽毛上,对青年禽危害较大。见图“鸡头虱”和“鸭头虱”。
(3)羽虱:常见于羽毛的羽干上。见图“鸡羽虱”。靠食羽毛、皮屑为生。造成鸡体瘙痒,常啄食寄生处,引起羽毛脱落,生产力降低。
3、虱的发育过程
虱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生活中有卵、若虫和成虫三期。雌雄酱后雄虱即死亡,雌虱于2-3天后开始产卵,卵呈黄白色,长椭圆形,粘附于家禽被毛上。卵经9-20天孵化出若虫,若虫经12-18天三次蜕皮后变成成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约需30天。
(三)蠓和蚋等昆虫
对鸡的危害包括吸食鸡体血液、充当中间宿主和传播疾病,例如蠓和蚋传播住白细胞原虫病,库蚊传播禽疾原虫病,蟑螂是孟氏眼线虫的中间宿主等。
三、禽螨虫病的防治现状
目前国内对禽螨虫病防治水平较低,主要采用菊酯类药物等进行喷雾或药浴。这些防治方法很难将禽螨彻底杀灭,常出现反复发病,且工作量大,存在污染,容易引起中毒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等。禽螨虫的防治是目前困扰养禽业的一个世界难题。
四、施满易—专注于鸡螨虫、鸡虱子净化方案
为了解决防控家禽螨虫病这一国际性难题,我公司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位兽医寄生虫学专家,经多年联合研究,研制出高效生物杀虫剂—施满易,彻底解决了家禽螨虫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五、用高效生物杀虫剂:如虱蟥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