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0531-87415100
传 真:0531-87415981
邮 编:250306
在蛋鸡生产中,经常会发现产蛋鸡群中有部分个体掉毛现象,掉毛的主要部位在颈部和背部,有的掉毛现象与产蛋减少相伴发生,而有的掉毛现象不影响鸡群的产蛋。
蛋鸡掉毛的原因主要有皮炎(包括毛囊炎) ,羽毛的结构与质地异常或变脆,羽毛更换 以及啄羽等,而引起这些异常的诱因则是复杂多样的,在发生这种问题后很难寻找出其确定的诱因。
遗传方面的因素会对羽毛的生长和更换产生影响, 但是当前饲养的蛋鸡都是经过严格选育的,对羽毛生长和更换有不良影响的基因基本都已经消失。
因此,产蛋鸡羽毛脱落更多是受外环境的影响。
一、与掉毛有关的营养问题
羽毛的生长和正常结构的维持需要合适的营养供给,凡是与羽毛结构有关的营养成分缺乏都可能导致羽毛变脆而容易折断;
在饲料中营养成分含量不足,常常引起皮炎和毛囊炎, 从而诱发蛋鸡的啄羽现象;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营养缺乏而导致的掉毛常常伴随着鸡群产蛋率的下降。
因此,判定蛋鸡掉毛是否是由营养缺乏所导致的关键要注意大群内掉毛鸡的数量,分布和全群的产蛋量变化。
(一)矿物质元素与掉毛的关系
(1)锌:
尽管锌在家禽体内含量很少,却广泛分布于肌肉,内脏器官,羽毛和骨骼中。锌是羽毛结构物质。
缺乏锌则会导致羽毛变脆。低锌日粮使鸡出现羽毛生长不良,质地变脆,皮肤形成鳞片状,羽毛末端易磨损,严重时翼羽和尾羽全部磨掉。
但是,饲料中锌含量过高会引起蛋鸡采食量明显下降,并导致羽毛松乱甚至换羽。
(2)钙:
钙对羽毛的生长和结构维持的直接作用不明显,但是当日粮中钙过量时会干扰锌,铜的吸收利用,引起继发性掉毛及皮肤衍生物病变。
(3)硫:
是机体内多种物质的构成成分,体内许多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中都含有硫。参与羽毛组成的主要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尽管无机硫不参与形成含硫氨基酸,但在饲料中硫含量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含硫氨基酸中硫的动用。
(4)硒与砷:
当饲料中硒、砷含量高时,可引起慢性中毒,对其沉积的部位造成损害,家禽表现尾羽逆乱,容易脱毛等。硒中毒可引起全身掉毛,其特点逐渐向后躯蔓延。
此外,羽毛边掉边长,长毛已脱落,短毛,新毛又开始生长也是其特点。
(5)碘:
碘是甲状腺素的组成成分,它对鸡新陈代谢的速率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并参与几乎所有物质的代谢过程。缺碘或碘过多,均可引起羽毛生长不良和掉毛现象。
(6)食盐:
饲料中食盐含量高会引起鸡群的食盐中毒。
慢性中毒者,羽毛易脱落。
(二)、维生素与掉毛的关系
(1)泛酸:
泛酸缺乏会导致产蛋鸡羽被生长不良,羽毛容易折断。缺乏常伴有皮炎的发生,主要在口角,眼圈,鼻孔和爪等部位。
(2)烟酸:
烟酸产蛋鸡缺乏烟酸会在全身引起对称性的皮肤炎症造成羽毛脱落。一般情况下,饲料原料中烟酸的含量比较充足,不容易出现缺乏症。但是,当玉米使用量过高(尤其是使用玉米蛋白粉作为蛋白质原料) ,饲料原料经过碱化或高温处理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烟酸的破坏而出现缺乏参与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缺乏时会影响胱氨酸的利用,阻碍色氨酸转化为烟酸,进而影响羽毛的生长和结实性。
(3)生物素、叶酸:
当家禽缺乏生物素时,羽毛出现干燥,变脆,脱落等现象。家禽缺乏叶酸时也出现羽梗变脆,容易折断,有色羽毛褪色,脱落等现象。
(三)、氨基酸与掉毛的关系
(1)含硫氨基酸:
羽毛中主要是角蛋白,其中含硫氨基酸的比例要明显比其它组织中高。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可直接影响作为羽毛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的合成,致使家禽特别是成年家禽 出现羽毛大量脱落,有的甚至全身掉毛后,迟迟不能生长。病禽尾,颈背部羽毛脱落,常被其它同伴啄食,引起皮肤感染,甚至出现同类相残,相互攻击的啄癖。
(2)色氨酸:
色氨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烟酸 饲料中色氨酸不足会影响烟酸的合成和烟酸功能的发挥。
(四)、脂肪与掉毛的关系
每天鸡都会用喙啄其尾脂腺并随之在羽毛上梳理 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把尾脂腺中的油脂涂抹在羽毛上面以保持羽毛的润泽和正常结构,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和类型会影响尾脂腺中油脂的形成 当蛋鸡饲料中脂肪含量长期低于或饲料中脂肪被氧化而不能有效利用的情况下,蛋鸡的尾脂腺重量会缩小,其油脂的分泌量减少而影响羽毛的润泽。
(五)、与掉毛有关的环境问题
1、温度
在高温季节,鸡为了散发体内的热量,会出现少量掉毛的现象。但在新开产的母鸡群内 表现不明显;
2、相对湿度
湿度小,空气过于干燥则会使蛋鸡的皮肤干燥,羽毛散乱,质地变脆,容易折断。通常情况下,蛋鸡舍内空气中的湿度不会出现过低现象,更多的是湿度偏大。
3、光照
频繁地出现停电或忘记关灯,改变开关灯时间都会导致产蛋率下降并引发脱毛现象。
(六)、与掉毛有关的笼具问题:
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蛋鸡笼主要是三层阶梯式笼,鸡笼的前网立丝的间距约为7cm,横丝间距约为13cm,当鸡在采食和饮水时头颈部伸出笼外的过程中颈部的羽毛常常与前网立丝摩擦,时间长了会导致母鸡颈部羽毛折断或脱落。
(七)、与掉毛有关的生理问题
产蛋鸡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比较高,而雌激素又能够抑制新毛的生长,因此在产蛋高峰之前一般不出现换羽现象。
但是,在产蛋高峰期之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有所下降,产蛋鸡会出现局部换羽的情况,尤其是在颈部和背部。春季开产的蛋鸡在进入秋季后会出现部分羽毛脱换现象。
(八)、与掉毛有关的管理问题
1、喂料量不足
当产蛋鸡每天的采食量受控制,长期不能饱饲的情况下会出现啄毛和掉毛现象。这种情况不一定伴随产蛋率的下降,可能会见到蛋重略小。
2缺水
长时间断水,特别是在夏季,可造成严重的应激脱毛,并伴有产蛋量严重下降。
3、应激
在蛋鸡的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种较强的非病理性应激频繁出现则会引起产蛋率的明显降低并诱发换毛。
(九)、与掉毛有关的健康问题
当蛋鸡由于健康问题而发生掉毛现象的时候,其产蛋性能将会首先受到影响。
不过,引起蛋鸡掉毛的健康问题往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不会由急性传染病所导致。
1、中毒性疾病
二恶英中毒会使蛋鸡停止产蛋,掉毛,烦躁,不安。
一些治疗性药物会影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有引起羽毛脱落的可能性。
2、外寄生虫
鸡虱和螨是笼养蛋鸡在秋冬季常出现的外寄生虫疾病 鸡受到虱体严重侵袭而发生奇痒和不安,患鸡因啄痒而啄断自体羽毛或啄伤皮肉,同时羽毛脱落以致产蛋量下降。鸡膝螨病 虫体沿羽轴穿人皮肤,致局部皮肤发炎,潮红,发痒,羽毛变脆,脱落,由于寄生部位奇痒, 鸡常啄咬患部羽毛,严重时,羽毛几乎全部脱光,故称为"脱毛病",一般常见于背,臀, 腹及翅等皮肤。
3、啄羽癖
个别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或脱落的羽毛,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后,发展为啄肉癖,常见于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
4、营养吸收障碍
营养素的长期不足势必会导致羽毛结构受损或脱落。
但是,营养吸收障碍引起的羽毛脱落要明显滞后于产蛋率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