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0531-87415100
传 真:0531-87415981
邮 编:250306
鸡痘(FOWL POX)
鸡痘通常有两种类型:
(一)干燥型 ( 皮肤型 ):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泡疹及痂皮。(二)粘膜型:感染口腔和喉头粘膜,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
皮肤型鸡痘较普遍,粘膜型鸡痘之死亡率较高 ( 可达 50%,但通常不会这样高 )。两类型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出现;任何鸡龄都可受到鸡痘的侵袭,但它通常于夏秋两季袭侵成鸡及育成鸡。本病可持续 2 ~ 4 星期。通常死亡率并不高,但患病后产卵率会降低达数星期。
传播途径:
健康鸡禽因与病鸡接触而传染。蚊子与野鸟皆是本病的传播者。虽然鸡痘由病毒引起,但传播却相当缓慢。
病 症:
(一)干燥型鸡痘的病变部分很大,呈白色隆起,后期则迅生长变为黄色,最後才转为棕黑色。2 ~ 4 周後,痘泡乾化成痂癣。本病症状于鸡之冠、脸、和肉垂出现最多。但也可出现于腿部、脚部以及身体之其他部位。
(二)粘膜型鸡痘会引起呼吸困难、流鼻涕、眼泪、脸部肿胀、口腔及舌头有黄白色之溃疮。
解剖病变:
在粘膜型鸡痘中可发现位于口腔、喉头、及气管开口处之粘膜有溃疮现象。这些粘膜上的溃疮很难除去,所以粘膜上常遗留出血裂口。溃疮往往成长而形成乾酪状伪膜。肺部偶而充血而气囊呈混浊状。
预防措施:
鸡只以“沙氏鸡痘疫苗”实施翼膜穿刺法接种。若鸡只处于危险地区,应尽量提早 ( 甚至 1 ~ 2 日龄 )。若补充鸡群于二日龄接种温和鸡痘疫苗 ( 小痘 ),则 6 ~ 12 周龄须再次以沙氏鸡痘疫苗 ( 大痘 ) 补强接种。
1、免疫接种痘苗,适用于7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的鸡。用时以重量盐水或冷开水稀释10-50倍,用钢笔尖(或大针尖)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7天左右,刺中部位呈现红肿、起泡,以后逐渐干燥结痂而脱落,可免疫5个月。
2、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蠓和鸡虱、鸡螨等。
3、及时隔离病鸡、甚至应淘汰,并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
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对症疗法。
预防:
鸡痘的预防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应用的鸡痘疫苗安全有效,适用于幼雏和不同年龄的鸡,临用时将疫苗稀释50倍,用洁净的钢笔尖或大号缝纫针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的翅膀内侧皮下,每只鸡刺一次。可以在幼雏接种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时,同时刺种鸡痘疫苗。 通常接种后第4日接种部位出现肿起的痘疹,第9日形成痘斑,否则,免疫失败,须重新接种。一般在25日龄左右和80日龄左右各刺种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利用鸡痘疫苗翼膜刺种。
在接种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接种疫苗必须用于健康鸡群;
②同一天免疫所有鸡,若用于紧急接种,应从离发病鸡群最远的鸡群开始,直至发病群;
③使用疫苗要充分摇匀,且一次用完;
④在秋季或夏秋之际进的雏鸡免疫应该提前到15日内,其他季节可以推迟到30-40日龄;
⑤免疫应该和断喙错开3天以上,否则容易诱导发病;
⑥工作完成后,要消毒双手并处理(燃烧或煮沸)残液。
治疗:
大群鸡用吗啉胍(病毒灵)按照千分之一的量拌料,连用3~5日, 为防继发感染,饲料内应加入0.2%土霉素,配以中药鸡痘散疗效更好。配方:龙胆草90克,板兰根 60克,升麻50克,野菊花80克,甘草2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粉,每日成鸡2克/只,均匀拌料,分上下午集中喂服,一般连用3~5日即愈。
对于病重鸡,皮肤型可用镊子剥离痘痂,伤口涂抹碘酊或紫药水; 白喉型可用镊子将粘膜假膜剥离取出,然后再撒上少许“喉症散”或“六神丸”粉,每日1次,连用3日即可。
对于痘斑长在眼睑上,造成眼睑粘连,眼睛流泪的鸡可以采用注射治疗的方法给予个别治疗,用法为:青霉素40万单位)链霉素10万单位,病毒唑一支,地塞米松一支,混匀后肌注,40日龄以下注射10只鸡,40日龄以上注射5-7只鸡。一般连续注射3-5次,即可痊愈。